.:.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打败影史第一,这片怎么才豆瓣9.2
本頁主題: 打败影史第一,这片怎么才豆瓣9.2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除夕


級別:聖騎士 ( 11 )
發帖:754
威望:230 點
金錢:11415 USD
貢獻:25000 點
註冊:2017-11-01

打败影史第一,这片怎么才豆瓣9.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众所周知,巴黎奥运会,来了波文化输出。
开幕式上大量电影元素被细扒,也带火了新浪潮。
 
不过,法国可不只有慢节奏、感性的知识分子电影。
也有不少留名影史的类型片经典,甚至一度影响了好莱坞电影。
其中有一部可以说是我的心头爱。
豆瓣高达9.2分。
 
很多影迷心中,它吊打曾号称「影史第一」的《肖申克的救赎》。
 
 
到底是怎样一部神作?
今天不如一起来看看——《洞》Le trou
 
 
导演雅克·贝克,被认为是最被低估的电影大师。
此片是他生前最后一部作品。
改编自真实事件,也是公认的越狱题材经典。
对后来的《肖申克的救赎》《越狱》等知名作品都有着不小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主演之一吉恩·凯乐蒂(Jean Keraudy)曾在现实中成功越狱。
导演也从他的经历中汲取了不少素材,让影片更添实感。
 
故事发生在1947年的一所监狱里。
男主盖斯帕德,因所在牢房维修,被调到一间新的牢房。
 
新牢房里已经有4名囚犯。
他们表面上友好、安分,还积极叠纸箱劳作。
这间牢房也被视为模范牢房。
 
 
不过,盖斯帕德很快发现,这都是假象。
当他坦白自己犯一级谋杀未遂罪,面临至少20年的监禁时。
狱友们终于告知了一个秘密——
他们在谋划越狱。
 
只是,越狱谈何容易?
这是一座戒备森严、密不透风的监狱。
外面寄来的食物都要被搅来搅去反复检查。
 
狱警还会定期翻箱倒柜彻查牢房。
 
如此条件,该如何越狱呢?
影片细致还原了越狱的具体过程。
先做好前期准备。
镜片、刀片等锋利的工具藏在牢房内踢脚线里。
 
镜片绑在牙刷上,可以监视走廊外的动向。
 
挖地洞的凿子,是从铁床上拆下来的。
 
从医生那里偷来的小瓶子,做成沙漏计时。
 
接下来就是挖掘工作了。
盖斯帕德来之前,狱友们已经掌握了监狱内的基本结构,挖通了牢房下面的地道。
他们主动揽下叠纸箱工作,只为用纸板掩饰地洞。
 
但监狱可不只有一道关卡。
从地洞下去后,还有层层阻碍。
需要锯开铁栏,到达地下走廊。
 
 
他们就地取材制造万能钥匙,突破一个个屏障。
避开巡查的狱警,通过长长的地下通道后,找到连接监狱外墙的主下水道系统。
从下水管道中,凿出一个成年人能通过的出口。
这需要花费好几天开凿,还要及时清理分散的泥土、修复地板痕迹,以躲过例行检查。
 
 
每晚,两个人轮流出去挖洞,留下来的人帮忙应付检查。
他们用硬纸板做了一个神奇的装置,用绳子将其连接在另一个人腿上,
一人动动腿,就会造成旁边被窝里有人的假象。
 
 
发现没,这片居然真的手把手在教我们越狱?
大量精准、真实的细节刻画,简直像在看纪录片。
而且全片几乎没有背景音乐,仅靠环境音强化沉浸感。
想想看,寂静的监狱中,一声接一声咚咚凿地的声响,可谓是最强恐怖音效。
看的人时时替他们悬着一颗心,唯恐被狱警发现,前功尽弃。
 
 
不只是写实。
此片叙事上也相当巧妙,重重反转的悬念设计不断给人惊喜。
临近片尾,隧道挖通了,眼看越狱计划即将告捷。
两个囚犯掀起重重的井盖,难得从外部打量监狱的模样。
自由已经触手可及。
 
只是没想到,集体出逃前,意外又发生了。
盖斯帕德突然被带走谈话。
他从典狱长口中,得到了一个难以置信的好消息。
他的受害人已撤诉,他即将被无罪释放。
 
 
不过,回到牢房后,他告诉狱友:
「我还是会和你们一起走。」
他表示,即使撤诉,可能还要蹲五年的牢。
因为他并不完全相信法院会站在他这一边。
其他人将信将疑。
但至少看起来,他是个靠谱的盟友,没有出卖他们。
 
那么,一切就按原计划进行。
当晚,他们精心打扮了一番,擦皮鞋、梳头发,还用毛毯做了条领带。
为重启人生做足准备。
 
周遭一切如常,看起来没什么异样。
毕竟,最艰难的挖洞都顺利结束了,他们个个胜券在握。
睡前查房结束后,他们照例挪开高高垒起的纸箱板。
照例伸出小镜子观察环境。
左边,没有情况。
 
再看右边……
让人毛骨悚然的一幕出现了——
门外乌泱泱站着一群狱警。
 
显然,一切都暴露了。
原来,盖斯帕德不仅骗了狱友,也骗过了观众。
得知自己已经重获自由后。
他还是为了自保,向典狱长托出了狱友的越狱计划。
 
影片最后,狱友们被脱掉衣服,赤条条站在门口。
盖斯帕德也被扯掉领带,被押往另一个牢房。
 
临走前,四目相对时,狱友平静地说了一句:
「可怜的盖斯帕德。」
 
这是什么意思?
一切都留给观众回味。
 
如今,很多犯罪片都拍得过于直白、戏剧化。
一味追求反转,反而让故事乏善可陈,让角色脸谱化、同质化。
相较之下,此片叙事极其简约,没有无谓的煽情和旁白。
这部电影真正的尺度,不在暴力血腥,而在深邃的人性洞见。
尤其角色塑造上,盖斯帕德一角从一个被动的「老实人」形象。
到信任和背叛主题显露后,变得复杂、难以捉摸。
再回头看,会发现盖斯帕德有意用金表向典狱长示好、用食物向狱友献殷勤等细节,还有他对案情的片面说法,早已暴露出他的自私和狡诈。
 
不过,这部电影也好在,没有让人性之恶成为背叛的动机,将角色置于观众的对立面。
而是通过背叛这一艰难抉择,将观众引向更深刻的思考。
试想,假如我们自己身处男主的处境,又会怎么做呢?
他明明可以以合法身份走出监狱了。
这种情况下,如果还大费周章去越狱。
那可以想象,出去后只能像老鼠一样在阴沟里生活,还有被随时抓回来的风险。
 
即使不越狱,也会因为包庇罪犯,又要坐几年的牢。
岂不都是无妄之灾?
而反过来想,如果向典狱长坦白事实,做一个合法的好公民。
和罪大恶极的狱友迅速割席,回到普通人的生活。
这不就是最好的选择吗?
 
但,为什么影片结尾,我们反而代入了狱友心情,久久难以释怀?
 
这或许是因为,一方面,影片用细腻的叙事和人物刻画,将狱友们塑造成了有情有义的人物。
他们越狱的动机,无关罪与罚,而是对自由本能的渴望。
另一方面,影片在很多细节处理上,揭示了监狱内外法律与道德的双重标准。
比如,开场喊冤、绝食,却不被重视的囚犯。
还有因为觊觎金表而多次原谅男主的典狱长,以及默许囚犯暴力复仇的狱警。
这都昭示了,法律的公正性并非绝对,而是依赖于复杂的人性。
 
所以,结尾狱友嘲笑男主可怜。
反而让不少人品出了其他意味。
让人忍不住怀疑,狱警是否早就发现他们越狱,为了骗男主供出详情,才故意用「无罪释放」的说辞骗他。
很多人还有更暗黑的解读,认为所谓的越狱计划,一开始就是典狱长精心策划的一盘大棋……
 
但话说回来,即便狱友只是单纯的嘲讽。
这一幕也已经将影片引向了对自由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男主获得的自由,与其他狱友想要获得的自由,终究是不同的。
男主的自由依附于体制和权力之下,建立在妥协和背叛之上。
即使他走出了监狱的高墙,也很难走出内心的愧疚和不安。
 
相比之下,狱友们则是基于信任与合作,积极追寻解放身心桎梏的自由。
其实,其中一个狱友为了朋友,全程帮忙完成越狱计划。
但他选择不离开,原因是不想让家人担心。
所以,即使他最后还是被困在狭小的房子里,甚至会获得更长的刑期。
但因为这份坦然,他或许有更舒展和自由的灵魂。
 
对于习惯了在现实中不断妥协的普通人而言,显然,后一种自由更能激荡人心。
在以狱友们为主角的故事另一面,他们其实已经挣脱了世俗的道德枷锁。
监狱成为一种象征,指向压迫自我、剥夺自由的普遍生存困境。
影片也因此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越狱故事,而指向更广泛的人性主题。
和后来被人津津乐道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美剧《越狱》里的主人公一样,他们身处黑暗却永不放弃希望的精神力量如此具有感召力。
 
早早诞生于1960年的这部电影,已经试图让我们看清:
自由、勇气和希望不是空洞的口号。
它们扎根于复杂的现实土壤里。
懦弱并非与勇气决然对立,权衡得失亦是人之常情。
在追寻自由之前,可能更重要的是,了解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
转网侵删
==========
 




赞(48)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8-08 18:53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11-23 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