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武装保卫苏联”的历史丑剧
本頁主題: “武装保卫苏联”的历史丑剧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五二一


級別:風雲使者 ( 13 )
發帖:14652
威望:2037 點
金錢:62570 USD
貢獻:166666 點
註冊:2019-07-25

“武装保卫苏联”的历史丑剧

作者: 王友群

1929年,当苏共中央总书记斯大林背信弃义,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时,中共中央积极响应斯大林的指示,发出“武装保卫苏联”的号召,并成立一支“武装保卫苏联”的部队,投入反中援苏行列。

斯大林背信弃义

1917年,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发动十月政变,推翻俄罗斯临时政府。之后,建立起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改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据2009年出版的《二十世纪俄国史(1894—2007)》介绍,当时,列宁是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在俄国的代理人。从1915年起,列宁就开始接受德皇资助。到1917年年底,列宁至少得到德皇2600万德国马克。

1917年4月3日,列宁等人乘坐德皇提供的专列,从瑞士经德国回俄国。德皇派密使赫尔佐格·穆尔在专列上交给列宁一本据说是德皇写的小册子,祝他们“旅途顺利,革命成功”,并专门提到希望他们回到俄国后能夺取政权。

列宁发动十月政变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在进行中。战争的一方是同盟国,包括德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土耳其,另一方是协约国,包括俄国、英国、法国等。

十月政变成功后,列宁立即提议俄国与德国无条件停火;之后,与德国签定被很多俄国人认为是“丧权辱国”的布列斯特和约,正式结束与德国的战争。这使得德皇可以将与俄国交战的东线兵力调到西线,与协约国作战。

列宁此举无疑是在协约国背后捅了一刀。

十月政变后,苏俄很快陷入四年内战。协约国的13个成员国——英、美、法、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希腊、加拿大、塞尔维亚、罗马尼亚、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中国——都站在了反对苏俄的一边。

苏俄在国际上空前孤立。怎么办?列宁开始在国际上另组“朋友圈”。对于远东的中国,列宁抛出了“两大诱饵”。

1919年7月25日,苏俄发表第一次对华宣言,声称:“(苏俄)劳农政府把中东铁路矿产林业等权利,及其他由俄罗斯帝国政府,克伦斯基,土匪霍尔瓦特,谢米诺夫和俄国军人、律师、资本家所取得的特权,都无条件地归还中国。”

1920年9月27日,苏俄发表第二次对华宣言,声称:“以前俄国历届政府同中国政府订立的一切条约全部无效,放弃以前夺取中国的一切领土和中国境内的一切俄国租界,并将沙皇政府和俄国资产阶级从中国夺得的一切,都无偿地永久归还中国。”

列宁的两次对华宣言,对于近代以来饱受沙俄侵略、欺压、盘剥的中国人来说,极具诱惑力。

这是当时许多中国人向往苏俄,赞美苏俄,愿与苏俄交好,让中国成为苏俄“朋友圈”一员最重要的原因。

但是,随着苏俄在内战中取胜,苏俄变成苏联,1924年列宁去世、斯大林继任之后,斯大林对上述两次对华宣言,实际上,都不认账了。

号称共产党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不仅全盘继承了沙皇俄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而且比沙俄帝国主义走得更远,具体表现在:

第一,中东铁路的路权没有归还中国;第二,沙俄侵占的15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没有归还中国;第三,出兵中国的外蒙古,不撤军,策动面积为156万平方公里的外蒙古1924年从中国独立出去。

中国维护主权

沙俄为了控制中国东北,于1896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获得在东三省修筑和经营中东铁路的权益。

中东铁路1897年开建,1903年建成;西起满洲里,中经哈尔滨,东出绥芬河;东西两端与苏联的铁路联通,成为苏联铁路交通大动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东铁路竣工后,路权经几变化。苏联成立后,斯大林没有将中东铁路的路权归还中国,而是实行所谓“中苏共管”,实际上,苏联把持了中东铁路的经营权和财政权。收入以卢布为单位,利润全部存入苏联远东银行。

不仅如此,苏联还把中东铁路沿线的电话、电报、天文台、学校、矿山等据为己有。

尤其是,苏共把中东铁路作为在北方渗透中国、进行赤化宣传、颠覆中国合法政权的一个重要据点。

在南方,苏共通过操控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进行渗透,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比如,国民革命军在前线打仗,中共在后方到处搞暴动。1927年4月,蒋介石开始将加入国民党的中共党员清理出去。之后,在苏共鼓动、支持下,中共搞了大小100多次武装暴动,遍及14个省140多个城市。

1927年12月14日,中华民国与苏联断交。

1928年6月,中华民国外交部长王正廷,发动一场以修正不平等条约为中心的“革命外交”,包括恢复关税自主权、取消治外法权、收回租界、收回租借地,以及收回铁路权、内河航行权、沿海贸易权等。

1928年12月,东北的张学良归顺中华民国后,积极响应“革命外交”,把目标首先锁定在苏联控制的中东铁路。张学良同苏联进行数轮谈判无果后,决定采取强硬态度。

1929年5月27日,中华民国东省特区警务处长米春霖,根据情报进入苏联驻哈尔滨领事馆,逮捕正在集会的中东铁路各站共产党员39人,及驻沈阳总领事库兹内佐夫,发现有苏联插手中国内政的文件。

1929年7月7日,蒋介石带外交部长王正廷到北平,邀张学良两次会商防俄问题,提出武力接管中东路,防止苏联“赤化”的主张。

7月11日,东省特区长官张景惠按张学良的命令,武力接收中东铁路,解除苏方全部职员职务,将苏方人员驱逐出境,并解散路局铁路工会。

7月13日,苏联提出抗议。17日,中华民国外交部复文,要求苏联:不许宣传赤化;更换中东铁路的正副局长。苏联不允撤换苏方局长,反要求撤换中方局长吕荣寰。

斯大林发动侵华战争

1929年7月18日,苏联宣布与中国绝交,并调动10万大军,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

7月20日,苏军首先对中东铁路东段的绥芬河进行炮击。7月23日,苏军切断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沿江电报线。7月26日,苏军在中东铁路西端的满洲里朝三个方向进行炮击。7月28日,苏军割断通向满洲里的电线,打跑当地驻军。7月29日,苏军炮击密山县当壁镇。

8月17日,苏军开始对满洲里、扎赉诺尔、扎兰诺尔的东北军展开攻击。

9月29日,苏军占领中国的黑瞎子岛。

10月,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苏军于三江口、同江、富锦连续三次击败东北军。10月底,东北多座城市被苏军攻占。

11月1日,苏军攻陷富锦,东北军的松花江舰队被歼灭。11月7日,苏军攻占满洲里。

在东北军战败的情况下,张学良不得不向苏联要求停战。

1929年12月,张学良派东省特区交涉署交涉员蔡运升去伯力,同苏联签订《伯力协定》,宣布两国停战,中东铁路全部恢复战前状态。

但是,苏军没有按协定全部撤出东北,而是继续占领中国的黑瞎子岛。

中共“武装保卫苏联”

1929年9月26日,斯大林向中共发出命令:“谁忠诚地、真正地、坚定地、并且是毫无保留地武装起来保卫苏联,谁才是革命者,才是国际主义者。”

中共中央随后发表一系列通告,反对“中国进攻苏联”,提出“武装保卫苏联”。中共甚至贴出“打倒中国,拥护苏联”的标语。

1929年11月26日,当时的中共主要领导人李立三,在中共江苏省委二大九次会议上发表演说,宣称:“武装保卫苏联,即将是全国的武装暴动。”

1929年10月7日,斯大林致信莫洛托夫,提出组建一支中国(中共)军队,发动“满州起义”,“占领哈尔滨……废黜张学良,建立革命政权”。

不久,这支“武装保卫苏联”、被称为“红河赤卫队”的中共军队被组建起来,由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的刘伯承任司令。

刘伯承带领这支军队参加了协助苏军进攻海拉尔的战斗。

1929年7月28日,8月11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两次致信中共中央,反对中共提出的“武装保卫苏联”的口号。

1929年11月15日,中共政治局决定:开除陈独秀党籍。

结语

1919年,当苏俄在国际上空前孤立时,发布第一次对华宣言,声称把中东铁路的路权无条件归还中国。

1929年,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发表10年后,苏联仍赖着不归还中东铁路的路权。中方通过外交途径交涉,苏联继续耍赖。中方强行收回,苏联出兵侵华。

明明是斯大林背信弃义,中共却说中国政府反动;明明是中国维护主权,中共却说“中国进攻苏联”;明明是苏联侵略中国,中共却要“武装保卫苏联”;明明是中国军民在苏军进攻下死伤惨重,中共还要组建武装攻打中国军民。

这便是中共掩盖了几十年的“武装保卫苏联”的真相。

赞(108)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9-18 18:29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0(s) x3, 11-16 22:55